馬祖遊~第二日東莒篇
今天的重點在離島東莒,為了能坐上第一班從碼頭開往東莒的船(一天只有三班),我們得一大早用餐,然後趕緊到碼頭坐船o
傳統中式早餐
從南竿福澳港到東莒或西莒航程約為50分鐘,到東莒之前會經過西莒,這次我們沒有安排西莒的行程,所以只能在船上遙望致意了o
東莒猛澳港碼頭,以前稱為猛沃港,遊客中心前有一大片美麗的白色沙灘,立有許多標語,在戒嚴時期,這些標語是士兵們無時無刻無不謹記在心中的準則,如今則是遊客「到此一遊」不可或缺的景點o
背後美麗的沙灘與標語
東莒的參觀景點有東犬燈塔、福正聚落、神秘小海灣、大埔聚落及大埔石刻,中午在這邊用過午餐後便搭船回南竿,繼續南竿的一些景點,然後就再搭船到北竿o所以此次的馬祖行程是南竿進,北竿出o
東犬燈塔
又名東莒燈塔,建於清同治11年(西元1872年)。東犬燈塔於民國77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。是台灣第一座使用花崗岩建造的燈塔,燈塔的高度約19.5公尺,光源經過蚌型水晶透鏡折射後,光程可遠達16.7浬(約31公里)。燈塔文物展示館有一片長長的白色防風牆,當地居民稱此地為「白毛城」,屬於英式建築,東莒燈塔最特別的地方,就是在連接燈塔與辦公室的草地上,築有一道長達30公尺的白色防風矮牆,主因是東犬燈塔位處高地,風勢強勁,為免守燈人手上的煤油燈被風吹襲,才特地築起一道防風矮牆。所以冬季與夏季,守燈人走的路徑就不同o
燈塔前一大片的草坡,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,更顯燈塔的雄偉壯麗與獨特,也是取景的最佳之處o
福正聚落
福正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,但因漁獲量遞減,人口外移,往日的榮景不再,獨留一幢幢殘缺的石屋與後方東犬燈塔相伴o
神秘小海灣
有美麗的海蝕景觀,相傳是呂洞賓與何仙姑得道的地方,因此又名「呂何崖」。
大埔聚落
僅之於福正聚落的第二大漁村,一樣有人口外移問題o馬祖地區推動聚落保存後,大埔已經列為重點的聚落保存區。電影「花漾」曾經來此取景拍片。這裡有一大片用貝殼拼貼的壁飾,非常有特色。
大埔石刻
三級古蹟o民國55年,馬防部司令官雷開瑄為防止古蹟遭到雨淋日曬,在石刻上方興建一座仿古涼亭,命名為「懷古亭」,並在旁邊立碑,記載石刻的發現經過與石刻上面文言文的意涵。
石刻上記載,明朝時期,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經常受倭寇侵擾;萬曆年間,安徽人沈有容奉命鎮守閩海間各列島,沈有容在不傷一兵一卒的情況下,於東沙島擊退倭寇,生擒69人,實屬難得,當時的工部右侍郎董應舉於是刻贈此碑,用來彰顯沈有容的功績。
參觀完東莒的主要景點後就要搭船回南竿,在遊客中心前有一則仙草奶凍廣告挺吸引遊客的注意力,sabrina還在想「好不好喝?」時,善解人意的美女領隊早就定購了數十杯,讓我們每人一杯o果真「喝了會懷念」,真…的…很好喝!